從鴉片戰爭到今天的匯豐銀行,大英帝國的滅亡

打印这篇文章 打印这篇文章
英國匯豐銀行參與毒品交易,並支持販毒團伙和恐怖分子,它因此受到控告是不應該讓任何人吃驚的。 7月17日,幾個匯豐集團的負責人在國會參議院接受審訊。當天會場的氛圍是讓人難以忘懷的,因為平時都是政府官員看銀行家的臉色行事。而國會參議院委員會經過一年多的調查後,收集了大量有力的證據,作出一份335頁的報告,充分證明匯豐銀行為毒品交易洗髒錢,並為國際恐怖分子投資,更重要的是匯豐銀行僅僅是一個例子,許多國際銀行都有不可告人的犯罪行為。

美國經濟學家林登-拉魯旭先生多年來一直提醒: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HSBC),自從1865年成立以來就是毒品交易的骨幹,並且發揚毒品文化,為販毒分子一路開綠燈,全力以赴為大英帝國服務。

英國和中國的鴉片交易從1700年開始。英國東印度公司為了英國皇家的利益,強迫印度種植鴉片,並和中國的絲綢茶葉進行交換。鴉片的侵入對中國造成極大的迫害,1729年中國皇帝下令禁止吸鴉片。 1757年,皇帝把所有的外國人和船隻都關在廣東的海港城市,1799年一個更嚴厲的法令出台,政府堅決禁止鴉片的進口和使用,否則就判死刑。儘管中國政府一系列的禁令,英國還是毫不猶豫地用鴉片淹沒中國,造成上百萬的煙鬼。這些禁令的後果是東印度公司堅持茶葉和絲綢的買進,把鴉片在印度合法賣給獨立的毒品商,然後再非法賣給中國。

1839年,中國政府下令嚴厲打擊鴉片,沒收中國和外國商人手中的所有鴉片庫存。這些商人雖然不情願,但不得不作出讓步。他們要求英國政府作出補償後才肯交出庫存。英國為了報復就指控中國-多麼現代派呀! -為了保衛他們的“自由貿易權力”,他們向中國發動了進攻。這就是著名的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果是1842年的《南京條約》,要求中國不僅要為鴉片交易讓步,而且要賠償鴉片商,並把香港島割讓給英國。更可怕的是《南京條約》並沒有使鴉片交易合法化,英國又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年的《天津條約》不僅使鴉片交易合法化,而且給外國侵略者打開了中國的大門。

隨著鴉片和其他貨物的交易日益俱增,這塊新的英國領土香港,成了帝國非常重要的商業中心。鴉片商就在此創建了一個銀行:香港上海銀行,專門為鴉片交易服務。

歲月流逝,這個銀行-也就是今天的匯豐銀行-把毒品交易延伸到世界各地尤其是中東和拉美地區。 1978年匯豐銀行聲明要進軍美國,同時買下美國第12大銀行,紐約州水牛城的半島銀行。這個決定在紐約引起巨大的政治爭端,拉魯旭先生強烈反對。可惜的是原聯邦儲備局主席沃爾克取得勝利。

面對今天的全球金融危機,尤其是以倫敦城為中心的大西洋沿岸的金融系統解體,倫敦城的一些重要金融家為了不讓自己家破人亡,也倡導羅斯福總統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令,就是說把儲蓄銀行和投資銀行完全分開。鬥爭正在繼續,因為當前的局勢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