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研究所創辦人:三大全球倡議可協助因應全球危機

席勒研究所創辦人:三大全球倡議可協助因應全球危機

发布时间:2025-03-03 | 来源:习近平外交思想和新时代中国外交网站 | 责任编辑:戚易斌

近日,德國智庫席勒研究所創始人兼主席黑爾佳•策普•拉魯什(Helga Zepp-LaRouche)做客《大變局》節目,闡釋了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議如何為解決全球戰略危機提供可行方案,並就人類文明交流互鑑等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主要內容節錄如下:

《大變局》:席勒研究所為促進跨文化理解與合作做了大量工作,您創建席勒研究所的起因是什麼?

黑爾佳•策普•拉魯許:1984年,我創立了席勒研究所。當時,歐洲正面臨“中導危機”,許多人非常擔心新的世界大戰即將爆發,數十萬人湧上街頭抗議遊行。

當時,各國之間關係緊張,我認為外交政策理念需要改變,所以我提出了新的外交理念。首先,我們要維護經濟正義,建立一個公正的世界經濟新秩序。然而,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改良文化。我不喜歡當時盛極一時的文化「美國化」趨勢。如果每個國家和文明都能復興自身的優良傳統,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對話,那麼就能輕鬆溝通並建立友誼。

《大變局》:您曾多次造訪中國,能否請您根據自己的經驗談談對中國和中國人民的印象?

黑爾佳•策普•拉魯什:在中國的經驗對我有很大影響。 1971年,我以年輕記者身分來到中國,遊歷了上海、天津、青島、北京。當時中國的農業完全是手工耕作,沒有任何機械化,中國人民的生活也十分貧窮。 25年後的1996年,我再次來到中國,在北京參加一場大型會議。當時的中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後來,我又多次來到中國,每次來都讓我眼前一亮,例如拔地而起的建築群以及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我常向德國人稱讚中國的高鐵,把一杯水放在疾駛的高鐵車廂內的桌子上,竟然一滴水也不會灑。中國在太空領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例如在月球背面成功培育出一株植物嫩芽。這太不可思議了。

中國的發展歷程令人鼓舞,為世界樹立了典範,中國人應該更有自信地與世界分享中國故事,中國的成功經驗也值得其他國家學習。

《大變局》:經過多年努力,中國從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發展成為全球舞台上的重要一員。然而,如今有些國家卻將中國視為「威脅」。根據您在中國的親身經歷,您對此有何看法?

黑爾佳•策普•拉魯什:人們忘記了一個事實:中國直到15世紀一直都是世界上的一個主要大國。中國擁有5000年歷史,幾千年來貢獻了許多重大發現。有些人似乎忘了這些歷史。為什麼有人將中國視為威脅?因為他們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國,把歐美國家正在做的事投射到中國身上了。實際上,中國沒有發動對外戰爭,更談不上「威脅」。我無法認同“中國威脅論”,但中國確實對單極世界以及想維護單極世界的人帶來了衝擊。

然而現實情況是,單極世界已經成為歷史。 「中國威脅論」完全是無稽之談,這言論對中國十分不公。雖然我算不上“中國通”,但我對中國還是有一定了解的,中國為非洲等地區作了很多貢獻。在這種情況下,竟然還有人污衊中國,這是不公義的。這種誹謗更多地反映了那些炒作「中國威脅論」的人的心態,而不是中國的真實情況。

《大變局》:1990年代,美國當代著名國際政治理論家塞繆爾•亨廷頓提出“文明衝突論”,預測文化差異將是導致全球衝突的主要根源。 202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議,這項倡議與「文明衝突論」形成鮮明對比。全球文明倡議倡導世界各文明之間相互尊重、和睦共處。鑑於席勒研究所長期以來一直不同意亨廷頓的“文明衝突論”,您認為全球文明倡議具有何種意義?

黑爾佳•策普•拉魯許:我個人認為塞繆爾•亨廷頓的眼光十分狹隘。他對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印度教和儒學知之甚少,所以他的理論更多是為了做宣傳,而不是基於現實的科學判斷。

相反,習近平主席提出了「三大全球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以及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這些理念和倡議是大國就如何解決當前全球戰略危機而提出的唯一可行方案,旨在實現更高層次的全人類共同利益,而這正是當前世界所需要的。

有些國家認為它們有權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他國,這種地緣政治觀念在20世紀引發了兩次世界大戰,而現在又很有可能導致核戰。如果我們不擯棄這種觀念,最終整個人類可能都將滅亡。

所以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理念十分具有前瞻性,我希望這些理念能被提上國際議程,不僅僅是談論它們,而是在聯合國大會等場合轉化為正式提案。可以召開聯合國大會,專門討論上述三大全球倡議,以解決各國面臨的問題。

《大變局》:如今,不同文明之間的關係依然緊張。您認為引發這些緊張的真正根源是什麼?

黑爾佳•策普•拉魯什:美國政治學者弗朗西斯•福山曾撰文宣告“歷史的終結”,預言整個世界都將遵循新自由主義民主模式。

西方國家讓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希望中國能跟隨西方國家採納自由經濟模式。中國在鄧小平改革開放政策的基礎上,把握契機積極參與全球經濟。但是,中國並沒有複製西方模式。中國重新審視自身5000年歷史並弘揚了優秀傳統文化。我參觀過中國的許多博物館,中國在弘揚自己的傳統文化,讓一般民眾學習、了解傳統文化。

期待中國「自由化」的國家,在看到中國沒有走「自由化」道路之後,就試圖對中國搞政權更迭、「顏色革命」。這些國家的行為使得當今世界陷入了極度危險的局面。

當然,導致當前緊張局勢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勢力試圖維護早已崩塌的單極世界秩序。這些勢力現在十分恐懼,因為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上,全球南方國家在投票時不再追隨西方國家。

《大變局》:您如何看待中國在促進文明交流互鑑中扮演的角色?

黑爾佳•策普•拉魯什:我曾參加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等多個相關會議。我了解非洲人對中國的看法。邱吉爾有句名言:「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但我和許多非洲人溝通過,他們說中國是非洲的朋友,因為自從中國開始在非洲投資建設基礎設施、工業園區、高鐵系統,一些非洲國家就開始逐步發展起來。因此,這些國家自然而然地轉向中國,它們認為中國在非洲所做的事情對它們有益。相反,這些非洲國家不想再聽歐洲人的「講道」了,因為歐洲人只會空談,卻不做實事。中國為促進國家之間的真正友誼作出了巨大貢獻。

《大變局》:展望未來,中國和西方國家在文化交流上該做些什麼?

黑爾佳•策普•拉魯什:最重要的任務是,我們必須讓西方國家相信,與中國合作符合西方及全世界的利益。

文化對話將大力促進各國之間的合作。身為人類,我們應該互相欣賞,而非敵對。例如,我第一次體驗畫中國畫時不禁感慨:「中國畫和歐洲畫迥然不同,中國的文人畫不僅呈現畫面,也展示書法和詩詞。」這三者共同傳遞出作品的內涵。但歐洲的繪畫作品就沒有這種形式。中國畫為我在理解文化對話方面提供了一個新思路。如果我們能一直進行這樣的文化對話,就會發現,在彼此之間存在差異的情況下進行文化對話是件多麼美好的事情,我們都會受到啟發。

《大變局》:2024年11月,在巴西舉行的二十國集團峰會期間,中國宣布加入峰會啟動的「對抗飢餓與貧窮全球聯盟」。您認為消除貧窮為何不僅對發展中國家至關重要,而是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黑爾佳•策普•拉魯什:首先,儘管歐洲和美國也存在大量貧困人口,但中國是唯一就減輕和消除貧困制定了計劃的大國。歐盟沒有扶貧計劃,這簡直難以想像。歐盟有9000萬貧困人口,但卻將這些人稱為「面臨貧困風險。」實際上,這些人已經窮困潦倒了。全球超20億人缺乏安全飲用水;許多人一天只能吃一頓飯,甚至吃了上頓沒下頓。

我們可以換位思考:海地、葉門、阿富汗、馬利等國的窮人要盡力確保下頓有飯吃,他們根本沒時間挖掘個人潛能、發展個人事業。他們也沒有精力學習。孔子提倡終身學習。但一個人在生活困頓時很難去學習,因為日常生活負擔會剝奪人最重要的東西——創造力。

中國成功實現8.5億人擺脫貧困,所以我認為中國是為捍衛人權做出最大貢獻的國家。儘管大家對人權的定義可能有所不同,但歐洲國家並未就消除貧窮採取積極行動,這絕對是對人權的侵犯。

《大變局》:席勒研究所提出了建造歐亞大陸橋的觀點,這與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類似。兩者都旨在促進各國互聯互通。您如何評價「一帶一路」倡議?您對該倡議達到的全球規模以及西方媒體對它的反應感到驚訝嗎?

黑爾佳•策普•拉魯什: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建造新絲路經濟帶,我們非常高興,這是一項非常好的倡議。世界最終將實現基礎設施一體化,這一理念正在成為現實。

《大變局》:您如何看待一些西方媒體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污衊和不實指控?

黑爾佳•策普•拉魯什:西方媒體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污衊,是出於殖民主義思維。正是這種思維阻止了歐洲人和美國人在非洲、拉丁美洲建設基礎建設。歐美人本來可以擯棄殖民思維,與非洲、拉丁美洲人民友好相處。現在,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跟歐美國家漸行漸遠,因為歐美國家一直把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當作「新殖民地」。 雖然今天殖民主義體系已經成為歷史,一些國家也實現了所謂的“獨立”,但“新殖民主義”仍然以不公平貿易關係的形式而存在。在這種關係中,壟斷利益集團控制了原物料價格。

然而這態勢即將終結。在中國的幫助下,全球南方國家首次享有不出口原料、把價值鏈留在本國境內並發展全套工業生產鏈的機會。它們依靠自身原料生產和加工,留下本國工人工作的利潤。在不久的將來,全球南方國家可望成為中等收入國家。

《大變局》:聽說您曾讀過習近平主席的一些著作,您認為習主席是怎樣的領導人?

黑爾佳•策普•拉魯許:首先,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習近平主席知識淵博。當他出訪其他國家時,總是會發表演講,或者於到訪前在當地媒體發表文章,這些演講和文章顯示了他對到訪國家曾作出的重要貢獻十分了解。例如,他曾在出訪印度時談到吠陀著作、笈多王朝、印度文藝復興等。在訪問德國和法國時,他提到了這兩國最重要的科學發現及代表詩人。所以我認為習近平主席胸懷天下。

中國幅員遼闊,擁有14億多人口,但國家仍高效運作。例如,中國的火車總是準時到達,德國曾經也是如此,但現在卻不復從前了。中國社會運作井然有序,電子化全面覆蓋,國家穩定發展。

習近平主席不僅為中國,也為全世界注入了強大的信心和力量,他是一位十分有擔當的大國領袖。然而,並非所有國家都有幸擁有這樣的領導人。我不想指名道姓,因為不負責任的領導人有很多。在當前全球局勢動盪不安的歷史關頭,中國能有習近平主席這樣有擔當、有魄力的偉大領袖是一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