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策略信息 - https://chinese.larouchepub.com -

新華網:”德國席勒研究所創始人:2015中德創新合作年將引發年輕一代創新熱潮”

新華網北京10月15日電(記者張免張藝)—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日圓滿結束對德國的正式訪問。訪問期間,兩國共同發表《中德合作行動綱要》,對兩國未來5至10年各領域合作進行全面系統規劃。德國席勒研究所創始人黑爾佳•策普•拉魯什女士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2015中德創新合作年將引領一次科學復興,在年輕一代中引發一股創新熱潮。

新華網:李克強與默克爾將2015年定為中德“創新合作年”。目前中德兩國在城鎮化、工業化、信息化以及農業現代化等領域都面臨著機遇和挑戰,您怎樣看待中德創新合作的前景?

拉魯什:德國經濟目前正受以下幾個因素的影響:一是德國正逐步退出核能發電,但尚未找到合適的代替方案;二是歐元區危機給德國經濟帶來的影響;三是因對俄羅斯經濟制裁而產生的負面影響。因此,中德兩國看重創新合作,意義非凡,尤其是在空間科學、聚變技術以及其他高能領域,因為經濟增速的減慢可在生產力獲得質的飛躍時得到改善。

中德兩國開展創新合作的良好基礎在於,在歷史不同時期,兩國都曾經創造了令世界矚目的經濟發展成果,而這些成果都基於相似的經濟原則。中德2015創新合作年將引領一次科學復興,在年輕一代中引發一股創新熱潮,這對於整個世界而言都是相當有利的。

10月10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柏林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出席第七屆中德經濟技術合作論壇。這是在論壇上,李克強總理將一精巧的魯班鎖送給默克爾。新華社記者李學仁攝

新華網:兩國政、學界人士常說,中德間良好的政治和經濟合作,為深化中歐關係提供強大動力。您怎樣看待這一評論?

拉魯什:德國哲學家戈特弗里德キ萊布尼茨對中國有著深厚的感情。他曾說,中國和歐洲是亞歐大陸兩端的兩個先進文明,如果雙方攜手共進,能使亞歐大陸上所有國家得到發展。這正是“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海上絲綢之路”兩大概念所要促成的目標。顯然,中國過去30年間的轉型和發展讓越來越多的歐洲人對中歐雙方發展持有樂觀的態度。中國社會發展越快,人們就越會重燃對歐洲的信心和希望。我認為,中國的儒家學說與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的觀點相似,為更好地發展中歐關係,歐洲可從研究中國的儒家哲學中獲益。

新華網:李克強總理此次訪問德國,與默克爾共同主持第三輪中德政府磋商。這一磋商是雙方政府間級別最高、範圍最廣的磋商機制,被視為中德兩國間的“內閣會議”。您如何評價這種磋商機制對於促進深化中德關係的作用?

拉魯什:我認為中德兩國建立的磋商機制極其重要,尤其是在目前全球面臨戰略危機的大背景下。因為中德兩國的核心利益都是維護世界和平,所以它們應該盡可能地開展富有創造性的合作,如中德政府間磋商機制一樣,並為此共同努力。

新華網:中德兩國同為亞洲和歐洲的重要大國,兩國在維護地區與世界和平穩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您認為,在深化外交和安全領域的雙邊及多邊戰略合作方面,中德雙方如何更好地發揮作用?

拉魯什:中德兩國應該倡議各國共同合作,比如要實現中東地區的穩定,中德應和其他國家一道,通過“絲綢之路經濟帶”在該地區的拓展,帶動整個中東的經濟發展,這一前景必定會為這個地區的年輕一代帶去希望。

此外,中德兩國的協作還要著眼於實現全人類的共同目標,這樣中德關係才能夠成為國家間關係的典範,這就是想他國之所想,為全人類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