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策略信息 - https://chinese.larouchepub.com -

結束英帝國的壓迫,發展太平洋地區

2013年11月2日,席勒學會在加州的洛杉磯舉行了為人類創造新范式系列會議的第六次大會。這一系列會議是由創始人海爾嘉 澤普-拉魯旭女士一年前決定的,第一次會議在德國的法蘭克福舉行。

在長達12個小時之久的洛杉磯會議上,拉魯旭運動的負責人們和几位來自亞洲的貴賓,針對怎樣擺脫英帝國的束縛并發展亞太地區,以及為創造未來人類應完成的使命作出精彩的報告。下面請看丁一凡先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副所長作的報告。

這次會議也是拉魯旭政治運動委員會為了擴大与亞太地區,尤其是中國合作的熱核聚變經濟的戰場而舉行的。我們能在网站上找到整個會議的英語版:newparadigm.schillerinstitute.com。建議大家觀看一個20分鍾有中文字幕的德國短片,它清楚地展現了我們要創造的新范式。

新絲綢之路

[席勒學會跨太平洋大會于2013年11月2日在洛杉磯舉行。下面是丁一凡先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副所長作的報告。]

我想針對新絲綢之路和中國的經濟發展講六個要點。

首先,中國近年來在經濟方面有了迅猛的發展。但是由于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響,我們面臨著重重困難。許多國家在中國沿海地區做了大量的投資,快速發展增加了中國政府的稅收。中國政府也為改善沿海地區的環境投資了許多基礎建設項目,因此這更能吸引各國對這個地區的投資。

然而,受世界金融危机的沖擊,國際市場萎縮,中國的出口量也相應減少。所以中國政府決定將經濟增長的重心轉移到國內市場。也就是必須大力發展中國的中原和西部地區(內地),尤其是基礎建設方面,從而減少各個地區之間的巨大差异。

同時,隨著沿海地區的人工和其他成本的提高,一些企業已經站不住腳。所以有些工厂就從沿海遷移到內地。由于中西部地區遠离海洋,運輸費自然要提高。因此中國政府在內地投資鐵路的興建,目的是為了連通中亞和歐洲。

到目前為止,中國已經建造了三座跟歐洲相通的以鐵路為主的大陸橋。第一座是橫穿俄羅斯直到歐洲的北部大陸橋,第二座是從中國中部的西安和重慶出發,經過卡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直到歐洲的中部大陸橋,第三座是從緬甸印度起,經土耳其到歐洲的南部大陸橋。

有了這三條鐵路,中國的內地就能跟中亞和歐洲市場接軌了。鐵路運輸的費用雖然比海運高,但是比海運快得多,而且比空運便宜。所以,鐵路運輸是歐亞大陸貨運的重要交通工具。

習近平主席在訪問中亞國家和俄羅斯期間講到新絲綢之路計划,這意味著中國將投資修建更多的鐵路并使沿途地區跟著繁榮起來。事實上,中國,俄羅斯和中亞國家都是上海合作組織的成員國。他們有義務合作對抗宗教极端分子,獨立主義者和恐怖主義者,然后才能在這些地區有所發展。

中國政府已經明顯意識到貧窮能夠助長极端分子的勢力,所以我們首先要解決中東地區的极端分子問題,然后更好地發展這個地區的經濟。中國政府將大量投資中東地區促進經濟發展,使當地百姓過上幸福生活。這也能為打擊极端分子出一份力。而且,從經濟危机開始,中國經濟的一些領域面臨著生產能力過剩,因此我們需要找到新的投資渠道來緩解這种過剩。

我想說的最后一點是中國,俄羅斯和中亞地區的合作能夠改變整個世界經濟的藍圖。

我記得拉魯旭先生多年前介紹過歐亞高架大陸橋。他的分析總是超前的,往往人們都是在几年之后才能意識到他預測的重要性。然而他的預測通常正确,這次新絲綢之路的預測再次證明拉魯旭先生是對的,他指出中國在与中亞國家經濟發展合作方面能做出的貢獻,并且使歐亞大陸橋成為歐亞大陸的重要發展走廊。

Q: 大會現場有人針對亞洲戰爭糾紛的危險性提出問題。

丁一凡:簡單地說,新絲綢之路對于中國的戰略防御是至關重要的,因為歷史上中國受到的侵略都來自北部陸地,自從鴉片戰爭以后,侵略就來自于海外以及中國的西南部。奧巴馬政府在亞洲的軍事駐扎使中國政府承受很大壓力,這种壓力來自于美國和日本的軍事合作以及中國的西南部,而新的絲綢之路是幫助中國儲備能源的大背景,并且我們能通過鐵路直達歐洲市場。這樣中國就能更有力地反抗各個方面的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