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國際新秩序—拉魯旭和新絲路

左:“絲綢之路夫人”黑爾佳•策普•拉魯旭1996年在亞歐大陸橋東部終點的中國連雲港演說。右:林登•拉魯旭1983年在泰國曼谷演說關於克拉運河等國際發展計畫的融資,這是拉魯旭一向倡議的許多大型計畫之一,所有這些都在當代新興世界大陸橋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林登•拉魯旭和妻子,黑爾佳•策普•拉魯旭,都在構思和推動新絲綢之路,在國際發展和全球互利合作的全新模式中發揮了核心作用。

林登•拉魯旭早在1975年就提議建立新國際經濟秩序,透過國際開發銀行(IDB),協助包括鐵路運輸、能源開發、新的大洋運河和航道在內的國際發展大型計畫。這項大型計畫是為了核裂變和核聚變研究領域技術突破的救急措施。拉魯旭在整個1980年代到印度、泰國、日本和其他亞洲國家的國家元首、企業家、科學家和工程師開會討論,所謂的第三世界發展計畫,協助數億人口擺脫貧困,同時警告說,主導西方發達國家的國際貨幣基金體系已經進入腐敗和解體的過程。

拉魯旭為了避免他警告西方經濟即將崩潰的推論成真,努力克服東西方之間的熱核對峙,並提議以新的激光和定向能量系統技術,結合天基導彈防禦系統,既可作為科學突破的驅動器,也可作為當時超級大國之間和平關係新系統的基礎,進而消彌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威脅。雖然里根總統採用拉魯旭後來被稱為戰略防衛初步方案(指美國的「星戰計劃」)的建議,蘇聯領導層卻拒絕這項提議,反而還投入大量資源進行軍事擴張,拉魯旭不得不提出蘇聯體系即將崩潰的警告。 1988年10月,拉魯旭在柏林預測蘇聯解體和德國統一。拉魯旭為了世局的發展,提出了馬歇爾式的建設方案,協助東、中歐快速現代化,成為西方再工業化的火車頭。一年後,柏林圍牆的倒塌標誌著鐵幕的結束,拉魯旭提議結合東、西歐的鐵路發展和工業走廊建立生產三角。林登和海嘉•拉魯旭為這項提議發起一項國際運動,快速將生產三角的概念傳播至包括俄羅斯和前蘇聯的中亞,並一路到太平洋沿岸。

拉魯旭描述這項後來稱為亞歐大陸橋的提議為“從大西洋延伸到太平洋整合亞歐的開發網絡”,使得廣闊的內陸地區得以發展,從而團結了整個亞歐大陸。為了推動這一願景,林登•拉魯旭1990年代多次前往俄羅斯,與頂尖的學者、經濟學家和科學家開會,參加俄羅斯科學院主辦的論壇,向俄羅斯國會杜馬說明,並與俄羅斯領導人和知識分子定期舉行對話。與此同時,黑爾佳•策普•拉魯旭則於1996年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參加由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在北京舉辦的“新亞歐大陸橋經濟發展國際研討會”(點擊這裡PDF完整報告) ,發表“建造絲綢之路陸橋:亞歐共同安全利益的基礎”的演說。該項會議的記錄暨規劃橫跨亞歐大陸的鐵路線和開發計畫圖與詳細藍圖,由全球策略信息於1997年以“亞歐大陸橋:新絲路是全球經濟發展的火車頭”的特刊方式刊出,並在各國政府內頂尖的外交界、科學界、企業家和學術界之間廣泛流傳。之後十多年,拉魯旭運動以“建立亞歐大陸橋為新國際經濟和安全秩序的基石”為主題,籌備數十、百場大型會議、研討會、論壇、講座和小型會議。

美國和歐洲必須改變目前造成戰爭的對抗政策,轉向俄羅斯、中國、印度和其他國家的“雙贏”合作政策。感謝林登和海嘉•拉魯旭,今天的成果正是他們經過數十年不斷努力所建立的新國際秩序願景。

「从丝绸之路到世界大陆桥」

2015年11月的20年前,全球策略信息提出歐洲大陸橋的開創性概念,從而產生了新的特別報告「從絲綢之路到世界大陸橋」。這一份報告為二十世紀以後的全球發展提出藍圖,報告中深入分析人類面臨歷史上未知規模與包括水資源管理和未來能源資源在內的真正全球發展所需克服的挑戰。報告中詳細介紹包括新蘇伊士運河、尼加拉瓜運河、非洲中部橫貫運河計畫、連接歐亞大陸與西半球的白令海峽隧道等多項未來數十年最急迫的國際發展議程。

新的小冊子: “美國應加入新絲路 : 漢密爾頓對經濟振興的願景”

目录

引言

建立國際新秩序:拉魯旭和新絲路

關於林登·拉魯旭

歐亞入口:連接美國到新絲路

1. 連接白令海峽

2. 高速和磁懸浮鐵路

3. 發展走廊

4. 新文藝復興城市

創造未來:科學領航者的使命

1. 普羅米修斯之火:核裂變和核聚變

2. 管理全球水循環

3. 空間:外星的迫切性

附錄:

以古典文化征服銀河!

拯救美國的四個新法!

相關

連接白令海峽

一種新的文明典範

非洲的未來